李社教校长率队参加2024年湖北省应用型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24-11-18 点击数: 审核人:刘凯 编辑:王高玲
11月16日上午,由湖北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主办,湖北文理学院承办的2024年湖北省应用型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湖北襄阳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伟出席研讨会并讲话。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处负责人和来自省内32所应用型高校、企业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校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全程策划和组织了本次研讨会,校长李社教作联盟工作报告,副校长冯运仿作主题发言,发展规划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戴伟指出,湖北应用型高校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围绕教育强国“六大特质”和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正确处理的“五个重大关系”,结合应用型高校的特点,在提升科技支撑力上下功夫,在提升社会协同力上下功夫,在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上下功夫,在统筹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关系问题上下功夫。戴伟强调,湖北应用型高校要面向湖北产业需求,狠抓学科专业动态调整;要坚持立足地方、扎根湖北,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聚焦湖北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李社教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联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搭建平台、交流合作、服务地方、共谋发展”的初衷和原则。联盟高校瞄准湖北省“三高地两基地”现代产业体系和“51020”现代产业集群,主动融入和服务三大都市圈建设,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设置了一大批引领和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培养了一大批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汇聚了一大批理论扎实、技能高超的“双师双能型”人才队伍,建立了一大批现代产业学院、产业研究院、校企联合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产出了一大批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好、服务产业创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他表示,在省委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联盟高校将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持续在提升办学水平和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建好用好各类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更好地促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和支撑地方高质量发展。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等高校作主题发言。冯运仿以《坚持“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共生”——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湖理路径》为题介绍了我校一以贯之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实践。他表示,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明确“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坚持需求导向、质量导向、创新导向,深化落实“人才共用、学科共谋、平台共建、成果共享、学子共育”的产教融合机制,不断完善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学科专业建设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现代治理体系,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站在新起点,学校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持续向“建成区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的目标迈进,以实干实绩实效为支撑区域新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湖理力量。



会上举行了联盟轮值主席单位交接仪式、新入盟单位授牌仪式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秘书长、合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宋海峰作题为《坚持办学定位保持特色发展》的专题讲座。宋海峰结合合肥大学的办学历程和特色定位,介绍了合肥大学通过持续发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努力,推动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提升应用型大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力的经验。


11月16日下午,两个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其中,“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审核评估与建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题研讨会由我校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主任余钢主持,教务处处长蔺绍江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交流了我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情况。

另悉,李社教于11月15日主持召开了联盟理事会,研究通过了联盟工作报告、入盟单位申请和新一届联盟轮值主席单位。截至目前,联盟已有40家成员单位,含35所高校和5个合作企业。在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联盟一定会建成更加优质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我校作为联盟发起单位和联盟理事长单位,将携手各兄弟高校推进更高质量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